2020年的最后一個月即將到來,持續了近一年的新冠病毒疫苗研發長跑也逐漸接近終點。隨著全球多款疫苗接連傳來三期床試驗的好消息,各國已著手應對疫苗分發事宜,并對“誰先接種疫苗”這一問題做出最終決定。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已表示,新冠疫苗將最早在本周開始交付。而英國則給了這個交付時間一個確定的日期。
《金融時報》28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英國政府預計本周就能批準輝瑞與BioNTech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以下簡稱“輝瑞疫苗”),一旦該疫苗經授權使用,幾個小時內就將開始運送疫苗至全英各地,民眾最快可在12月7日就接種上疫苗。報道稱,屆時英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個批準使用輝瑞疫苗的國家。
不可否認的是,在至少一年的時間內,我們對疫苗的需求都將遠遠超過疫苗的供應速度。因此,疫苗雖然已經“近在眼前”,但要決定誰將最先接種,成為各國政府現在面對的難題。對此,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對全球多國進行了調查,其中大多數國家都計劃優先對醫療保健工作者和老年人進行接種。
美國:各州擁有“最終決定權”
Politico 29日報道稱,眼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官員已至少一致同意一點:全美2100萬衛生保健工作人員應該首先接種疫苗。而對于如何平衡其他高危人群的需求,各方目前還沒有達成共識。
盡管美國聯邦政府免疫實踐咨詢委員會(ACIP)準備在12月10日發布其疫苗優先指導原則,但是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部長亞歷克斯·阿扎(Alex Azar)本周表示,假使有新冠疫苗在這之前獲得批準,那么聯邦政府不會等待 ACIP 的建議。
至于州政府,其實在疫苗有效性和交付時間表的最終細節確定之前,全美許多州都對誰該先接種一事保持開放的態度。亞歷克斯·阿扎透露稱,美國各州擁有規定何人可優先接種疫苗的“最終決定權”,各州所獲的疫苗數量將根據成年人口的規模分配。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加文·紐瑟姆(Gavin Newsom)則承諾稱,在加州的疫苗優先接種計劃中,“受到疫情嚴重沖擊的少數族裔會受益最多”。
美國新冠疫苗開發計劃“曲率極速行動”首席運營官蒙塞夫·斯勞伊(Moncef Slaoui)則告訴Politico,誰該先接種一事沒有簡單的選擇,“我不指望各州做出統一的決定,一些地方可能更偏向養老院或老年人,而其他地方可能優先考慮他們的醫療工作者。”他強調,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是一個模凌兩可的問題。
此外,多位聯邦政府官員指出,雖然新冠疫苗獲批在即,但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要到2021年4月份才可接種疫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1月27日報道稱,屆時民主黨籍當選總統拜登已上臺,而拜登團隊的新冠疫情建議小組成員、衛生專家戈德(Dr. Celine Gounder)認為,除了醫護人員之外,其他最先獲得接種的人將是那些患有慢性潛在疾病的人,“這些人的年齡較大”。同時,戈德也強調,有色人種也受到新冠疫情的嚴重影響,故也應優先獲得接種。
加拿大:慢性病患者與老年人優先
至于美國的鄰國加拿大,該國在其優先接種計劃中納入了公眾的意見,該計劃建議優先考慮那些患有潛在疾病的人和老年人,并將“與重病和死亡高危人群的家庭接觸”的人群作為潛在優先事項。此外,加拿大國防部也正在購買冰柜,以便儲存和運輸新冠疫苗,供軍人接種。
英國:接種計劃“11步”走
而在大洋彼岸的歐洲,英國疫苗接種和免疫聯合委員會(JCVI)針對“誰先接種疫苗”一事發布了一個“11步”優先順序指導,宗旨為保護老年和高風險群體。其中,養老院的老年人與工作人員將首先接種疫苗,其次是80歲以上的老年人與一線醫護人員,隨后則是年齡更低的老年人,各群體的優先度隨著年齡的降低而降低。
具體的“11步”
根據英國政府的一份規劃文件,當下全英國包括一些志愿者在內的非醫務人員已經接受了注射培訓,他們將在英國大約1000個社區疫苗接種中心以及包括體育場館和會議場所的40至50個大型設施中為第一批接種者注射疫苗。
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近日在《星期日郵報》上撰文稱,希望在復活節(2021年4月4月)之前為英國“最需要保護的絕大多數人”接種疫苗。約翰遜強調,盡管現在距離新冠疫苗的推出可能“只有幾天的時間了”,但是為遏制病毒傳播而對企業和日常生活施加的繁瑣限制不會很快結束。
“在我們可以完全確信我們可為國內足夠多的人接種疫苗之前,還有很長的幾周乃至幾個月的時間要熬過。”約翰遜寫道。
歐盟:接種意愿不強,疫苗恐難有效
至于英吉利海峽的另一邊,歐盟在采購疫苗方面已經“占得先機”。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本周證實,歐盟已經擁有一份4.3億劑疫苗的采購清單——這幾乎可以保證每個歐盟居民都能接種疫苗。
關于誰該優先接種疫苗,德國疫苗接種常設委員會建議稱,歐盟成員國應該優先考慮“預防性健康保護的緊迫性”,以此減少最有可能導致住院或死亡的病例,并確保“維持基本的國家職能和公共生活”。Politico分析稱,該建議已將警察、消防員、教師以及醫療工作者在內的群體囊括在優先接種范圍之內。
雖然手頭有充裕的疫苗,且疫苗分配方案也有了雛形,但歐盟仍面臨困境。盧森堡首相貝特勒(Xavier Bettel )近日在一次采訪中表示,歐盟在新冠疫苗接種方面有一個困難的起點,即沒有一個國家有超過60% 的人口想要接種疫苗,而據“德國之聲”(DW)11月28日報道,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多次明確表示,要想達到所謂的群體免疫,疫苗接種率必須達到70%。WHO強調,為了有效控制新冠疫情,各國的疫苗接種率要達到60%~70%。在這樣的接種率下,才可有效抑制病毒傳播。
印度:50歲及以上便可優先接種
視線轉向亞洲。作為世界上確診病例數第二多的國家,階級差異和地理因素造成了印度不同人群間死亡率的差異巨大。芝加哥大學教授安納普·馬拉尼(Anup Malani)此前撰文指出,在印度一些醫療條件較好、收入較高的邦,80歲老人的死亡率甚至低于其他邦的60歲老人。正因如此,印度政府設定了一個低于大多數西方國家的優先接種年齡門檻——50歲。
不過,即便如此,僅僅為全印度50歲及以上人群接種疫苗這一任務仍然非常艱巨。數據顯示,印度有2.6億50歲以上的人,其中還有大約2000萬一線工人。為此,印度國家疫苗管理專家小組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小組已與各邦政府合作,創建一個新的“疫苗管理和分發數字平臺”。